一年前的今天,武汉”封城“,随后全国戒严以抑制疫情蔓延,这期间发生了例如方舱医院读书哥等感人事迹。读书哥的行为引领着大众居家期间,甚至持续一年的读书热潮。我们的阅读习惯在这一年发生了哪些改变?世界英语编辑网发布“2020年世界阅读习惯报告”,展示过去一年里:不同国家阅读时间的排名、阅读渠道的变化以及我们对阅读内容需求的改变。
文丨郑钢
本文转自公众号:外滩教育(TBEducation)
今天(1月23日)是武汉“封城”一周年纪念日,回望2020,这是不平凡的一年,仿佛电影情节一样,惊心动魄、跌宕起伏。
从2020年初新冠病毒的突然出现,到今日依然肆虐着全球,新冠疫情给世界留下持久和深刻的印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工作、交往等方式,也改变了人们的阅读认知、习惯和方式。
2020年年底,世界英语编辑网站(Global English Editing)发布了“2020年世界阅读习惯报告”,展示过去一年疫情是如何改变人们的阅读习惯,从各个角度讲述完全不同的阅读年度故事:这些故事包括不断推迟的图书发行,消失的书籍销售数量,阅读材质的转向,阅读内容的变化…..
印度位居全球阅读量首位
阅读是需要时间的。全球大部分地区在COVID-19病毒大流行之初到目前相对隔离、禁闭的状态,“隔离”、“减少社交活动”、“居家办公”、“线上工作”这些词成为人们生活模式。
许多人发现自己一下子有很多额外的空闲时间,有些人利用这段时间烤面包、做工艺品或玩电子游戏。
对于世界上的阅读爱好者来说,“隔离”是一个把他们那堆书拿来阅读的绝佳机会。他们将时间花费在阅读上,“花费时间”的英语是“spend the time”,侧重于将时间用在一些习惯上。
然而,对于有些人找书、觅书、看书,是为了消磨时光,打发无聊的时光。“消磨时光”的英语是“kill the time”,无论是“spend the time”还是“kill the time”,阅读的时间肯定有了增加,从世界的范围来看,35%的人因为新冠疫情增加了阅读量。
报告的亮点之一是关于阅读时间,世界各国人们的阅读量一直是大众关注的热点,是衡量一个国家阅读文化最重要的指标。此报告中,印度的阅读量超过其他任何国家,力拔头筹,以每周10.42个小时稳坐第一名。
各国阅读时间排名
印度第一、泰国第二、中国第三
其实,这个结果并不令人惊讶。其实早几年的一次调查显示,全世界最爱读书的是印度人。当年《哈利·波特与混血王子》(英文版)在全球同步上市的首日,一共售出1000万本,其中10万本的销量在印度。
“请我吃饭,不如送我本书”,许多印度人交朋友笃信这一原则。在他们看来,与其外出吃饭浪费时间,不如送他本书看。
在印度拥有26家图书连锁店的克劳斯沃兹书店执行总裁斯利拉姆曾经表示“人们有必要进行自我教育,应对生活中出现的变化。要做到这点就必须通过读书来充实自己。”
中国人的阅读量在报告中表现非常出色,仅仅低于印度和泰国,每周阅读量达到八个小时。
在这背后可能是两个原因,一个原因是,中国人在新冠疫情抗击上是“模范生”,很好地落实了隔离、控制社交,减少社会活动等一些措施,因而有更多的时间去阅读。
还有个重要的原因是如今中国人越来越重视阅读,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人们开始意识到读书的重要性。阅读已经成为全民话题、阅读活动层出不穷、阅读教学改革持续推进等现象彰显着阅读的重要性。
在报告中,中国还有一个数字也颇为博人眼球,2020年一年的图书出版量高达44万种,高居榜首,超过第二大国美国将近14万本。
各国图书出版量
前三分别为:中国、美国、英国
人们转向电子书籍阅读
由于新冠疫情,大量学校、图书馆和书店被关闭,人们不得不呆在家里,从而导致纸质书籍的销售量大幅下降。
与此同时,在线图书平台的电子书销量都有了相当大的增长。人们购买书籍行为发生了重大转变,纷纷通过网店购买图书,这使得数字图书的销量急剧上升。
据《出版商周刊》(Publishers Weekly)报道,乐天高博图书公司首席执行官塔姆布林承认,在这场危机中,新账户的注册量和购买量突然激增。
仅仅在三月一个月里,就有15亿人浏览或者访问在线图书网站,与二月相比,增加了8.5%。三月正是世界大范围开始采取封锁措施的时候。
在法国,纸质图书销售量如同坠崖一般,足足下降了57%,但是25%成年人通过网络购买了一本书。
在美国,纸质图书销售量下降了38%,一个上升的数字是33%,这是数码阅读量增加的数量,其余如新西兰、土耳其等国家都有类似的表现。
纸质书销量下滑
人们的阅读方式也随之发生变化,更多地阅读电子书籍或者有声读物,各种云阅读器应用也以一种新的方式进入人们的生活。
正如电子书销量激增一样,有声读物的销量也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上升。
报告显示,全世界电子书籍和有声读物的阅读量平均足足增加了14%,西班牙以20%排名第一,中国以17%的数量紧跟其后,意大利和南非并列第三,为15%。
内容有了明显的变化
人类阅读的视角从来离不开社会的经验和场景,疫情使得阅读置于特定的场景,承担特殊的功能。
读者想要阅读的书籍种类发生了变化,随着学校的关闭,学习类书籍和非小说类书籍等儿童书籍的销量激增。
人们利用这段时间来教育孩子,培养他们的阅读习惯,教育他们,即使是成年读者也会重新审视自己的读书清单。
更为关键是,许多读者阅读书籍,是想在这个前所未有和充满挑战的时代找到慰藉。对于那些能够专注于阅读的人来说,阅读更是一种逃避、希望,甚至是赋权的手段。
正如马塞洛在一篇关于阅读的文章中指出的那样:人们在压力很大的时候,阅读习惯和文学体裁偏好会发生变化,部分原因是我们倾向于在书中寻求安慰、反思和解脱。另一方面,许多体裁小说都源于社会、政治和经济发生重大变化或剧变的时代。
正如作者继续说的那样,关于隔离、疫情、封闭之类的书籍——无论是文字上的还是隐喻上的——是最受欢迎的:想想西尔维亚·普拉斯的《钟罩》,或者马奎兹的《百年孤独》;以及《十日谈》,阿尔伯特·加缪的《瘟疫》,甚至还有斯蒂芬·金的《看台》等等。
在这个危机时刻,这些书籍不仅提供同情心,但也有一个功能和作用:它打破了我们的孤立,让我们与那些在其他时候经历过类似经历的人的话语重新联系起来,唤起我们的噩梦,或促使我们看到我们与其他人的共同经历。
过去的一年,人们阅读的书籍类型也发生了极大的变化。据《华盛顿邮报》报道,许多人寻求安慰的五大类型书籍是:反乌托邦、浪漫、自我疗伤、社会正义、儿童活动书。
此篇文章还描述了为什么是这五种的理由:当我们的生活似乎陷入一片混乱时,人们正试图从书中寻找慰藉,让自己的思想远离事物。
反乌托邦小说可以让人们沉浸在交替的现实中;
而浪漫故事可以让我们沉浸在爱的感觉中;
自我疗伤书籍可以帮助那些在这些困顿时期挣扎的人;
关于社会正义的书籍可以帮助人们找到办法,帮助解决困扰身边不平等问题;
孩子们的活动书对父母帮助孩子在家学习很有帮助。
还有一种变化是人们把以前读过的书拿出来重读。因为故事很熟悉。在一个事物不断变化,恐惧充斥着我们生活的世界里,从熟悉的事物中找到慰藉是件好事。
重读一本喜爱的书,有助于读者避免任何悬念或不受欢迎的惊喜。也有的人把以前买了却无暇眷顾的书拿出来阅读,疫情让人们有大把和足够的时间消化那些书籍。
很多人以前一直是个快速阅读者,总是急于把一本好书读完。不过,或许是时间的富裕,或许是心境的缘故,很多人阅读速度慢了很多,更愿意享受阅读过程中的快乐。
美国专栏作家罗莎娜说:我放慢了阅读的脚步,有生以来第一次在平板电脑上突出显示句子和关键段落。我已经享受了我的阅读时间更长,徘徊在某些书籍的世界。
疫情期间,有32%的中国人在读书
国内的多份阅读报告也显示了同样的规律,疫情期间,瘟疫主题经典图书的阅读率大幅度提升。
京东文学类图书如《血疫:埃博拉的故事》《大流感:最致命瘟疫的史诗》等瘟疫主题的经典读物销售,2月环比激增190%。
而以往关注度较低的医学类科普图书,如《见识丛书·瘟疫与人》一书,2月的销量是其上市以来平均销量的10倍。
人们爱看浪漫主义小说
如同每年的书单一样,2020年的书单上,小说是不可或缺、极为重要的一部分。
不过令人惊讶的是,根据这份报告,三分之一的小说是浪漫主义小说或者与爱情有关的小说。如果你认为浪漫主义是女性专利的话,那你错了,报告显示,15%阅读这些爱情小说的读者是男性。
爱情通常是文学的主题。在危机时期,人们为什么将阅读文学并与之联系?
文学阅读多年来一直被当作一种工具,以支持心理健康。读者可以用文学叙事来表达和反映自己的感受,并邀请他们去探索与他们自己的问题有关的、可能的,虚构的场景。文学也能为个体读者提供一种审美意识与其他读者以及书中的人物进行交流。
浪漫主义小说颇受欢迎
美国专栏作家罗莎娜在网上分享了她2020年的阅读故事:
“我想读的故事类型也发生了变化。作为一个浪漫主义作家,浪漫主义一直是我读得最多的类型。然而,我也经常看惊悚小说,有点神秘和恐怖。
但最近呢?一直都是浪漫。我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想通过阅读来寻找一种逃避,但这种逃避必须给我带来希望和“从此幸福”的感觉。
目前,当我徘徊在我提到的那些书的世界里时,我需要它们成为令人愉快的世界。当然,冲突仍然应该是故事的一个因素。我喜欢冲突,但这些天我在寻找一种更安静的紧张气氛。”
而且,爱情、罗曼蒂克、相爱等主题不仅带给在困顿中挣扎的人们慰藉和希冀,还能带给人们轻松愉快和令人振奋。
图书网站Draft2Digital表示,浪漫类和喜剧类书籍销量出现了不寻常的增长,尤其是与2019年3月至4月相比,谷歌对“令人振奋的书”和“快乐的书”等主题的搜索也有所增加。
在中外各大网店畅销书排行榜上,《活着》《霍乱时期的爱情》《平凡的世界》《挪威的森林》《要塞》一直都出现在销售明星榜上,折射出人们在艰难时刻对于美好事物的执着追求和深深向往。
珍惜和呵护阅读的价值
疫情总有一天要结束,病毒总有一天会消失,生活总有一天要回归正常,然而,阅读并不会随着疫情和病毒的消失而消失。
而且,在疫情期间,我们见证和看到了阅读抚平创伤、丰富精神的强大力量。
疫情期间,一张方舱医院读书哥的照片引爆网络,给世界带来了一股清流,吸引全世界人目光,足以说明这一切。
读书哥
有一点可以肯定,在后疫情时代,人们阅读方式、内容和重点会有所调整和变化,但是阅读的价值始终不会变,而且,在不确定的世界中会显得愈发重要,我们需要用阅读的方式来应对变化和挑战。
在农耕社会,读书是人类获取知识,传承文化的最最重要的方式,无他也。在科技高度发达的当今世界,我们获取知识的方式很多,但谁也无法否认的是,阅读仍是一种最主要的途径。
或许,胡适的话能帮助我们深刻理解读书的价值和意义,足以穿越时光的隧道,穿透蒙昧的遮蔽。
他说“为什么要读书?有三点可以讲:
第一,因为书是过去已经知道的知识学问和经验的一种记录,我们读书便是要接受这人类的遗产;
第二,为要读书而读书,读了书便可以多读书;
第三,读书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困难,应付环境,并可获得思想材料的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