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很多人都会不由自主地推想朋友和同事会对自己的选择作何评价,而这些预先推断的中肯程度和内容都是十分重要的。对别有见地的闲谈有所期待是进行严厉的自我批评的强大动力,其作用比新年计划更大,更能提升我们在工作和生活中的决策能力。
大多数印象和想法都是从意识经验中得来的,而人们是感知不到这一过程的。
印象、直觉、决策,所有这些脑力活动都在无声地进行着。
因此,我和大家一起在“饮水机旁交谈”,其目的就是:给读者提供更丰富精确的语言来讨论他人乃至自己在判断和决策上的失误,提升发现和理解这些失误的能力。
关于判断与决策的有趣研究
于是,我们提出如下观点:人们把相似度当成一种简单的启发手段(简单地说就是经验法则)来作艰难的判断。对这种启发性手段的依赖必然会造成其预测带有成见(系统性失误)。
而我最终意识到,政客的过错只不过更容易被曝光而已,而医生和律师的过错却少有人报道。我的直觉印象可以完全归咎于记者对主题的选择和我对可得性法则的依赖。
常被提到的话题就在脑中变得鲜活,而其他的则会慢慢被遗忘。也就是说,媒体选择报道的内容和人们脑中存在的信息不谋而合,所以专制政体对独立媒体施压的现象也不是偶然的了。
快思考,慢思考
专家们的直觉往往很准确,这种准确性与其说是启发法在发生作用,还不如说是长期实践的结果。
这就是直觉启发法的核心观点:当面对难题时,我们往往会对相对简单的问题进行回答,却忽略了自己已经置换了原始问题这个事实。
第一部分 系统1,系统2
第1章 一张愤怒的脸和一道乘法题
推测被观察对象即将做出的举动并不难,这种活动是无意识的,而且毫不费力。
按部就班的运算过程便是慢思考。
行为与注意力
·系统1的运行是无意识且快速的,不怎么费脑力,没有感觉,完全处于自主控制状态。
·系统2将注意力转移到需要费脑力的大脑活动上来,例如复杂的运算。系统2的运行通常与行为、选择和专注等主观体验相关联。
系统1的诸多能力当中包括一些与生俱来的能力,这些能力与其他动物的本能一样。我们生来就能感知周围的世界,能够认识事物,可以集中注意力,会规避风险,会害怕蜘蛛,思维时快时慢。大脑的其他思维活动也因长期的训练而变得快速自主。
系统2的运作是高度多样化的,但所有这些运作方式都有一个共同特征:所有运作都需要集中注意力,如若注意力分散,运作也会随之中断。
当人们太过专注于某件事时,就会屏蔽掉其他事情,即使是平时很感兴趣的事也不例外。
系统1遇到麻烦,系统2会出面解决
系统1是自主运行,而系统2则通常处于不费力的放松状态,运行时只有部分能力参与。系统1不断为系统2提供印象、直觉、意向和感觉等信息。如果系统2接收了这些信息,则会将印象、直觉等转变为信念,将冲动转化为自主行为。
当系统1的运行遇到阻碍时,便会向系统2寻求支持,请求系统2给出更为详细和明确的处理方式来解决当前问题。
“猩猩”的实验表明,想要察觉到令人惊讶的刺激物,就要对其予以关注。
总的来说,你(或你的系统2)所想所做的大多数事情都是由系统1引起的,但当事情变得困难时,系统2便会接手难题,系统2出马,所有事情都会迎刃而解。
然而,系统1存在成见,在很多特定的情况下,这一系统易犯系统性错误。
冲突与自我控制
自主反应和控制这种反应的意图之间存在冲突,这种冲突在生活中极为普遍。
看上去不等长实际上等长的两条线
不是所有错觉都是视觉上的,还有思维方面的,我们将其称为认知错觉。
总是质疑自己的想法会使我们的生活非常枯燥乏味,因为系统2在代替系统1进行日常抉择时总是耗时很长且非常低效。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妥协:学会区别常会出现重大错误的情境,在风险很高的时候,尽力避免这些错误。
两个虚拟出来的角色
你可以将“系统1”和“系统2”当做昵称,就像鲍勃和乔一样,用这种拟人的方式去了解整本书中出现的各种角色。有了这两个虚拟的系统,我便能更从容地思考有关判断与决策的问题,而你也能更轻松地读懂我的文字。
第2章 电影的主角与配角
虽然系统2认为是自己选择了人们的想法和行为,可实际上,这些选择都是在系统1的引导下完成的,系统1才是这个故事的真正主角。
瞳孔是人类思维活动的灵敏指示器
瞳孔是衡量与思维活动形影不离的生理刺激的标尺,我们可以通过瞳孔了解大脑的运行状况。
为什么我们看不见那只“大猩猩”?
系统2一个非常重要的才能是它能够处理“多重任务”,它可以提取记忆去执行抑制习惯性反应的指令。
要想预测空中交通指挥员和以色列空军飞行员的表现,衡量他们控制注意力的能力比让他们作智力测试更为有效。
我们通常会分几个简单的步骤来执行任务,以避免大脑超负荷运行。这样的话,我们可以将中间结果储存在长期记忆中或是记在纸上,而不是简单地堆积在工作记忆中。
第3章 惰性思维与延迟满足的矛盾
事实上,我觉得散步能唤醒身体的感应,使大脑思维更加敏锐。
在心流状态下,集中注意力关注吸引人的事并不要求自我控制。因此,我们要将所有资源都用于手头上的任务才好。
又累又饿的保释官更可能否定保释申请
早起的人的自我控制力会在晚上受到影响,而夜猫子的自我控制能力则会在早晨受到影响。
自我控制需要集中注意力,需要付出努力。换种说法就是,控制思想和行为是系统2的任务之一。
如果你必须强迫自己去做某件事,而此时这件事又面临一个新的挑战,你就会很不情愿或是根本无法进行自我控制。这种现象被命名为自我损耗(ego depletion)。
对这个数据最合理的解释却带来了负面信息:又累又饿的保释官容易否定保释申请。疲劳和饥饿都有可能影响他们的决定。
脱口而出的错误答案
系统2的一大主要功能是监督和控制思想活动以及由系统1引导的各种行为,使得一些想法直接体现在行动上,或者抑制或改变其他想法。
认为答案是10美分的人显然不爱动脑筋,没有给出这个错误答案的人显然思维更活跃。
这个实验使我们认为,当人们相信某个结论是正确的时候,他们很可能会相信支持这个结论的论证,哪怕这些论证不正确。如果系统1也参与到活动中来,人们总会先得出结论,然后才进行论证。
聪明不仅是指推理的能力,也指在记忆中搜寻相关信息和在必要时调动注意力的能力。记忆功能是系统1的一种属性。
避免思维上懒惰的人可以被叫做“勤快人”。他们更机警,思维更活跃,不会满足于貌似正确的答案,对自己的直觉也常持怀疑态度。心理学家基思·斯坦诺维奇认为他们更理性。
今天得到1000美元,1年后得到10000美元,你选哪个?
在4岁时表现出更强的自我控制能力的孩子在智力测验中得到了更高的分数。
测试者发现,注意力训练不仅提升了这些孩子的执行控制能力,而且他们在智力测验中的笔试成绩也提高了。
研究还证明了,儿童控制其注意力的能力和控制其情感的能力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
系统1是冲动、凭直觉的;而系统2则具备推理能力,它很谨慎。
斯坦诺维奇对理性之人的定义和我之前说到的“勤快人”有相似之处。他的核心观点是我们应当将理性和智力区分开来。在他看来,肤浅的或者惰性思考是一个反思缺陷,是一个理性错误。
第4章 联想的神奇力量
联结的类型多种多样:因果联系(病毒→感冒);事物及其特性的联系(柠檬→绿色);事物及其种类的联系(香蕉→水果)。
当前的研究中有这样一种见解:一瞬间会发生很多事。思维活动唤起一个看法不仅会引发另一个看法,它还会激发出很多其他看法,而这些看法还会让我们想到另外一些看法。
启动效应:让人不知不觉微笑的铅笔
启动效应往往能产生连贯的反应:如果首先想到老年,你就会表现得像是上了年纪,而这种上了年纪的表现也会强化你关于“年老”的看法。
简单地说,常见的动作也会不知不觉地影响到我们的想法和感觉。
要强调的是,受试者并没有意识到上述问题,他们只是习惯性地将否定或接受的态度与其常用的身体语言联系起来而已。
由此可见,老话讲“不管你怎么想的,都得心平气和”,这真是条很好的建议,只有真正做到心平气和,你才可能有回报。
你会自觉投到盒子里多少钱?
还有一项实验表明,当人们看到一些教室和学校储物柜的照片时,他们往往也倾向于支持关于教育的提案。
凯瑟琳的研究意义深远,她的发现表明我们所处的文化环境中有很多能让人想起钱的事物,这些事物以我们意识不到的方式影响着我们的行为和态度
在一个专制国家中,到处挂着领袖的肖像不仅能向你传达“老大哥在看着你”的感觉,还会使你逐渐丧失自主的思想和独立的行为能力。
启动效应的研究证据显示,使人牢记“人终将一死”这一说法能让独裁的主张更得人心,因为在人们恐惧死亡的情况下,独裁的主张会让人心安。
你的主观体验主要是由系统2决定的。启动效应来自系统1,而这个效应发生时,你根本就意识不到。
从平均水平来看,“眼睛周”时盒子中的钱是“鲜花周”时的3倍。显然,仅仅是一种象征性的监视符号便可促使人们改善自身的行为。
第5章 你的直觉有可能只是错觉
处于认知放松状态时,你有可能心情不错,因此会喜欢你亲眼所见的事物,相信你亲耳所闻的消息,相信你的直觉,感到当时的状态是舒适而熟悉的。此时,你的想法也有可能相对随意、肤浅。当你感到紧张时,你更有可能警惕、多疑,会对手头上的事情投入更多精力,感觉局促,较少犯错,但你的直觉和创造相较平时会下降。
由记忆造成的错觉
一些真正有名的名人,例如爱因斯坦、博诺·沃克斯、希拉里·克林顿等,你会在脑海中为他们建立一个信息丰富的记忆档案。
你可能并不十分清楚是什么让认知更为放松或更为紧张。这也是熟悉感造成错觉的原因。
什么样的信息更容易让人信服?
任何能使联想机制运行更轻松、更顺利的事物都会使我们心生偏见。想让人们相信谬误有个可靠的方法,那就是不断重复,因为人们很难对熟悉感和真相加以区别。权威机构和营销商都深谙这个事实。
这些建议总的原则是,任何缓解认知紧张的做法都会对你有所帮助,所以,你首先应该让字迹更清晰。
如果你很在意自己在别人眼里是否值得信赖、是否聪明睿智,那么说话时就言简意赅吧,能用简单句的时候就别用复杂句。
除了应该保持消息简洁外,还应使其易于记忆。如果可以的话,将你的想法以诗歌的形式表达出来,这样人们会更容易相信你的话。
股票代码上口,回报率也相对较高
当字体勉强能够辨认时,他们的错误率却降到了35%。是的,你没有看错:字体模糊不清时,学生的表现更好。
事实上,当人们完全没有意识到自己看见了刺激物时,其曝光效应会更强。
重复曝光的结果有益于机体适应其所处的有生命和无生命的环境。这一效应能使机体鉴别出安全的物品和栖息地,是最为原始的社会性依附的基础。因此,重复曝光构成了社会组织和社会整合的基础,而社会组织与社会整合又是心理稳定与社会稳定的基础。
创新是发生在能让人联想无限的环境中的
心情显然能够影响系统1的运行:当我们不舒服和不开心时,就会丧失自己的直觉。
虽然认知放松与微笑同时出现,但一定是好心情引发了连贯的直觉反应吗?答案是肯定的。
示例——认知放松
“不要只是因为字体不清楚就否定他们的商务计划。”
“我们一定愿意相信这个观点,因为总有人这样想,但还是三思而后行吧。”
“熟悉了,就会喜欢,这就是一种曝光效应。”
“我今天心情很好,我的系统2也比平时懒惰,我得格外小心了。”
第6章 意料之外与情理之中
从第一次的惊喜到第二次的习以为常
系统1的主要功能是维护并更新你个人世界的模式,它呈现的都是常态下的思维模式。这个模式由许多联想和结果共同构成,这些联想由情境、事件、行为等概念引发,而结果则总是伴随某种规律出现。
系统1理解语言,也了解分类标准,它能辨明那些貌似正确的价值,也能廓清那些最典型事例可能出现的范围。
简的钱包是怎么丢的呢?
事实上,所有的标题都要满足我们对逻辑连贯的需求:一件大事必然会带来一些后果,而这些后果也需要一些原因对其作出解释。我们对那天发生的事情所知有限,于是系统1便熟练地将这些知识片段组合成一个连贯的因果关系。
很多实验表明,6个月大的婴儿会将许多事件及其续发事件看做有因果关系,而续发事件一旦发生改变,他们就会觉得惊讶。我们显然从出生时就对因果关系有感觉,当然,这种因果关系并不依存于理性思维,它们是系统1的产物。
示例——常态和原因
“若最后发现第二个申请人也是我的一个老朋友,我就不会像看到第一个来申请的朋友那么惊讶了。只要情节稍有重复,一种新体验也就不那么新鲜了。”
“当我们调查人们对这些产品的反馈时,一定要确定关注的不只是平均水平。我们应该看到所有的常态反应。”
“她接受不了自己只是运气不好这个解释,她需要一个有前因后果的解释,否则她会认为是有人在故意破坏她的工作。”
第7章 字母“B”与数字“13”
系统1不会记得自己放弃的几个选项,甚至都不记得曾有过多种选择。有意识的怀疑需要同时在脑中记住多种互不相容的解释,需要付出努力,而这并不是系统1的长项。易变和怀疑是系统2的职责范围。
是什么让你相信了那些荒谬之词?
因为系统1不仅好骗,还容易产生偏见,而尽管系统2掌管怀疑和不信任的大权,但是它有时很忙,不忙时也很懒惰,总会擅离职守。
已有证据显示,当人们劳累或是精力耗尽时,更容易受那些空洞却有说服力的信息影响,例如广告。
光环效应与群体的智慧
我们对一个人性格特征的观察顺序是随机的。然而,顺序的确很重要,因为光环效应注重第一印象,而后续信息在很大程度上都被消解掉了。
想要从大量证据来源中获取最有用的信息,你应设法使这些来源相互独立。这也是警察办案时所遵循的规则。
独立判断原则(及解除错误关联)可以直接应用到这些工作中。一条简单的规则就能发挥作用:在开始讨论某个问题之前,先让与会的每一位成员各自写下简短的意见阐明自己的观点。这个过程很好地利用了小组里不同知识和见解的价值。
眼见为实的想法往往让我们仓促作出决定
联想机制一个最基本的结构特点就是它只能回忆起已被激活的观点。无法从记忆中获取的信息(即使是无意识的)可能并不存在。系统1善于提取当前激活的想法来构建最可信的故事情节,但它不会(也不能)提取本系统中根本不存在的信息。
衡量系统1是否成功的方法是看它所创造的情境是否具有连贯性,而与故事所需数据的数量和质量关系不大。信息匮乏是常事,一旦出现这种情况,系统1则会仓促作出结论。
一个好故事最重要的是信息的前后一致性,而不是其完整性。
框架效应:同一信息的不同表达方式常常会激发人们不同的情感。
第8章 我们究竟是如何作出判断的?
系统1以不同的方式运行,不断监视着大脑内外发生的一切,没有特定意图,也无须付出多少努力,只是对当时的情形作出全方位评估。
看照片预测竞选胜出者,为何其准确率可高达70%?
托多罗夫发现,人们总会结合力量和可信度两方面因素来评估一个人的能力。刚毅的方下巴和自信的微笑便可告诉我们,这个人很有能力。
不出所料,对于那些信息贫乏、爱看电视的投票者来说,面部特征表现出的能力对其投票的影响较大,其受影响程度约为那些信息丰富、看电视少的投票者的3倍。
平均长度与总长度是完全不同的数量概念
对于一组线的长度标准生成一个印象无须系统2的参与,系统1会自主且毫不费力地完成这一任务。
与强度等级匹配的描述
此外,可以肯定的是与你同处一个文化领域的人作出的匹配与你的回答会很相近。
思维的发散性让我们作出直觉性判断
只要眼睛是睁开的,你的大脑就会对视觉范围内呈现出的立体事物进行评估,这种评估是对这些物体的形状、空间位置和特性等因素的全方位评价。
示例——判断问题
“评价一个人是否有吸引力是一种基本判断,不管你是否想这样做,这种评价都是不由自主进行的,也会对你产生影响。”
“我们的大脑中有一些线路,这些线路可以从脸型来推断一个人统领大局的能力,即他看上去有些领导气质。”
第9章 目标问题与启发性问题形影不离
有时,对于一些无法完全弄懂的问题,你也总能作出答案,而回答的依据是什么,连你自己也说不清道不明。
找个相对简单的问题来作答
对于有难度的问题,我们总是很难快速找到令人满意的答案,此时系统1就会找到一个相关问题来回答,这个问题比原来的问题更易作答。我把这种回答一个问题而绕开另一个问题的做法叫做“替代”。
我还将采用以下术语:
“目标问题”就是你想要作出的评估。
“启发式问题”就是你绕开原来的问题去回答的那个更简单的问题。
启发式问题给每个有难度的目标问题都准备了一个现成的答案。
一个懒惰的系统2往往会遵循最省力法则,不经检验就认可某个启发式答案。
立体启发法:远处的物体看上去更高大
对立体图像大小的印象左右了我们对平面图大小的判断。错觉的产生是由立体图的启发导致的。
任何影响人心情的重要情感问题都会产生同样的效果。眼见即为事实。当人们评估自己的幸福感时,他们思维状态的作用就显得非常突出。
情感启发式:因为喜欢,所以认同
一旦加入情感因素,结论对论证的主导作用便会最大程度地凸显出来。
我描述的系统2还具有主动搜寻记忆的功能、复杂计算功能、比较功能、规划功能和决策功能。
示例——替代和启发法
“还记得我们绞尽脑汁去回答的那个问题吗?我们是不是把它换成了一个简单点的问题呢?”
“他喜欢这个项目,因此他认为该项目投入少、回报高。这是情感启发式的一个典型案例。”
系统1的特点·
- 生成印象、感觉和倾向;当系统2支持这些行为时,它们就会成为信仰、态度和意图。
- 自主且快速运行,只需付出较少努力,甚至不用付出努力,没有自主控制的感觉。
- 当发现(搜寻)特殊形式时,能接受系统2编控来调动注意力。
- 在接受了一定的训练后,能够做出熟练的回应,产生直觉。
- 为联想记忆激发出来的各种想法创造连贯形式。
- 将认知放松感和真理错觉、愉快的感觉以及放松的警惕感联系起来。
- 区分常态中令人惊奇之事。。推断原因和意图。。忽略歧义,按捺住心中的疑问。
- 夸大情感的一致性(光环效应)。
- 将注意力集中在当前的证据上,忽略不存在的证据(眼见即为事实)。
- 作一些基本估测。。通过常态和原型来表现集合,但不要将两者看成一个整体。
- 通过测量确定不同程度对应的匹配物(比如音量的大小)。
- 真正去计算,而不是空想(思维的发散性)。
- 有时用简单点的问题替代难题(启发法)。
- 对变化的感知比对形态的感知更敏锐(前景理论)。
- 对可能性作出过高估计。
- 对数量越来越不敏感(心理物理学)。
- 对损失的反应比获得更强烈(损失厌恶)。
- 严密设计决策问题,分别进行讨论。
第二部分 启发发与偏见
第10章 大数法则与小数定律
系统1非常擅长一种思维模式——自动且毫不费力地识别事物之间的因果联系,即使有时这种关系根本就不存在,它也会这样认定。
这个结果与锤子无关,也与因果联系无关,这仅仅是一个数学上的事实:一次拿4个弹球与一次拿7个相比,出现极端结果的概率更大。
肾癌的发病率在各县有所不同,且是有规律的,我用统计学理论对此作了解释:相比于大样本,极端的结果(高发病率和低发病率)更容易出现在小样本中。
小样本的出错风险可能高达50%
心理学家对于样本大小的决定反映了他们普遍存在的一个直觉性错误观念,即对于样本变差范围的错误看法。
信任多于质疑的普遍性偏见
如前所述,系统1并不善于质疑。它抑制了不明确的信息,不由自主地将信息处理得尽可能连贯。除非该信息被立刻否定,不然,它引发的联想就会扩散开,仿佛这条信息就是千真万确的。系统2能够提出质疑,因为它可以同时包含不相容的多种可能性。
相信小样本能反映调查对象的整体情况,这一强烈偏见也是一个较大问题的一部分。这个问题就是,我们常夸大所见事物的相容性和连贯性。
对随机事件作出因果解释必然是错的
依据统计学观点,我们不应关注当前事件的成因,而应当关注其未来走向。
因为偏好进行因果思考,我们在估测真实的随机事件的随机性时就会犯严重的错误。
“投篮顺手”是一个影响深远的认知错觉。
小数定律包含在大脑工作的两个重要部分中。
·夸大对小样本的信任只是众多错觉中的一种——比起信息的可靠度,我们会更加注重信息本身的内容,其结果就是我们会将周围的世界变得比数据所能证明的更加简单和统一。在想象的世界中过早下结论比在现实中更有把握。
·统计学家的很多观察研究都可归结到因果关系的解释上,但他们却不承认是这样的。许多事实其实只是巧合,包括事件的采样。对偶发事件作出因果关系的解释必然是错误的。
第11章 锚定效应在生活中随处可见
人们在对某一未知量的特殊价值进行评估之前,总会事先对这个量进行一番考量,此时锚定效应就会发生。
锚定有一种形式,即它是在进行刻意调整时发生的,这也是系统2的一种运行模式。还有一种是由启发效应产生的锚定,是系统1的一种自主显示模式。
对锚定值的调整常常是不足的
人们在自己的大脑资源耗尽时调整较少(离锚定较近),因为他们的记忆中存储着一些数字或是因为他们有些醉了。调整不足是软弱或懒惰的系统2的一种失误。
暗示就是一种锚定效应
我的直觉告诉我,锚定就是一种暗示。如果有人只是提起某件事,而他的话却促使我们去看、去听或是去感受这件事,此时的情形就可以用锚定来形容。
作为这幢房子的主人,你能接受的最低售价是多少?
高锚定金额和低锚定金额之间相差123美元。锚定指数高于30%,表明增长100美元的初始要价就能带来平均值为30美元的回报。
锚定效应何时适用,何时不适用?
到现在为止,你已经相信锚定效应无处不在,有时是由于启发效应,有时则是因为调整不足。产生锚定效应的心理机制使我们比自己预想的更容易受影响。
到现在为止,你已经相信锚定效应无处不在,有时是由于启发效应,有时则是因为调整不足。产生锚定效应的心理机制使我们比自己预想的更容易受影响。
许多其他的活动中也是这样,在协商中率先出击的一方往往会占有优势。
第一次在集市上讨价还价也是这样,先发锚定有着重大的影响。
大体来讲,有意地“为对方着想”的策略也许是抵制锚定效应的好方法,因为它否定了能产生这些效应的带有偏见的想法。
第12章 科学地利用可得性启发法
意识到自己的偏见有利于团队关系融洽
你会发现启发法是如何通过一个简单的过程导致偏见的,不直接说出(事件发生的)频率,而是列举那些使你轻松想起相关实例的因素,其中的每个因素都会成为偏见的潜在来源。
任何情况下,每个人都该牢记这一点。你做的事情偶尔会超出自己的分内事,但你应该知道,当你有可能有这种感觉的时候,你的团队里的每个成员也都可能有同感。
可得性偏见会影响我们对自己或他人的看法
由此可见,事件在脑海中呈现的轻松程度体现出系统1的启发作用,然而当系统2越来越多地参与其中时,受试者关注的就不再是提取记忆的轻松度,而是回忆起来的若干事例的内容了。各种各样的证据都指向统一结论,即那些跟着系统1走的人更容易受可得性偏见的影响,比那些警惕性更高的人受影响的程度更大。
第13章 焦虑情绪与风险政策的设计
被闪电击中与食物中毒,哪种意外致死率更高?
对死亡原因的估测因媒体报道而有所改变。报道往往偏向新鲜和尖锐的事。媒体不仅影响了公众的兴趣,也受到公众兴趣的影响。
我们脑海中的世界并不是真实世界的准确反映;我们对事件发生频率的估测也会受到自己接触这些信息和频率与个人情感强烈程度等因素的影响。
达马西奥曾指出人们对结果的情感反应、身体状态,以及与之对应的取舍抉择在决策制定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如何避免小概率的风险事件演变成公共危机?
人类发明“风险”这个概念是为了帮助自己理解和应对生活中的危险和不确定情况。尽管这些危险是真实存在的,但却没有“真正风险”或“客观风险”这回事。
艾拉事件说明,我们的大脑解决小风险的能力有一个基本限度:我们要么完全忽视风险,要么过于重视风险,没有中间地带
政策制定者必须努力保护公众不受恐惧情绪的影响,而不是只保护其不受真实存在的危险的伤害。
心理学应该助风险政策的设计一臂之力,使之集专家知识、公众情感及直觉于一身。
示例——效用层叠
“这是一个效用层叠的例子:被媒体和公众大肆宣扬的事还没发生,电视上就满是关于此事的报道,每个人都在谈论这件事。”
第14章 猜一下,汤姆的专业是什么?
给这9个专业排序是一项复杂的任务,肯定需要系统2有规则、有秩序地组织,只有这一系统才能完成这项任务。然而,描述所给的提示(老掉牙的双关语及其他一些提示)很容易激活关于典型形象的联想,这是系统1控制下的自主活动。
依据典型性作出预测是下意识的行为
我们对相似性的判断可以完全不受基础比率的影响,不受可能会出现的不当描述的影响,但是在判断概率时,如果忽略基础比率和证据的可靠性的话,就注定会犯错误。
典型性启发的两宗罪
典型性的第一宗罪就是,它过于喜爱预测不可能发生的(低基础比率的)事件。
皱眉通常可以增强系统2的警觉性,降低对直觉的过分相信和依赖。
典型性的第二宗罪是它对证据质量不够敏感。
原则上讲,你当然知道不值得信任的信息就相当于没有信息,但是眼见即为事实使你难以遵循那条原则。
用贝叶斯定理来约束直觉
眼见即为事实与联想一致性的结合易使我们相信自己编纂的故事。以下是对贝叶斯定理关键点的总结:
·以相对合理的基础比率对结果的可能性作出判断。
·质疑你对证据的分析。
第15章 琳达问题的社会效应
我们的实验中最著名也最受争议的地方是设计了一位虚拟的女士,名叫琳达·阿莫斯和我拟造了琳达问题,用以说明启发式在判断中的作用以及它与逻辑相悖的地方。
琳达不可能只是一名普通的银行出纳吧?
通常,当人们没能运用明显相关的逻辑原则时,就会出现“谬误”。阿莫斯和我引入了“合取谬误”(conjunction fallaly)这个想法,通过直接比较,人们总会认为两个事件(在此即为银行出纳和女权主义者)的联合出现比只出现其中一件事(银行出纳)的可能性要大,此时就出现了合取谬误。
如果我们将具体描述用做预测的工具,那么不加批判地用貌似合理的判断来替代概率就会严重影响我们的判断结果。
不出所料,人们对更详细、更丰富的描述作出的概率判断更高,这一点有违逻辑。预言家总会给其客户设下陷阱:对情节加以详述会使其更可信,却更不可能成为现实。
少即是多的逻辑悖论
琳达问题和餐具问题的结构完全相同。概率就像是经济价值,是一种总体变量,我可以通过以下这个例子加以说明:
概率(琳达是个出纳)=概率(琳达是个女权主义出纳)+概率(琳达是个非女权主义出纳)
如果你去法庭就会看到律师们往往采用两种批评风格:要想推翻某个案件,他们往往会去质疑支持此案的最有力证据,他们会找准证词中最薄弱的地方,让目击证人变得不值得相信。关注弱点在政治辩论中也很常见。
示例——少即是多
“对于贵重的产品他们还附赠一个便宜的小礼物,这样的话,整套产品就不那么吸引人了。少即是多就是这个意思。”
第16章 因果关系比统计学信息更具说服力
因果关系基础比率与思维定式
“统计学基础比率”(statistical base rates)是指某一事件所属类别的事实总量,与单独事件无关;而“因果关系基础比率”(causal baserates)则会改变你对单独事件的看法。对两种基础比率,人们往往会区别对待:
·统计学基础比率普遍受到轻视,当人们手头有与该事件相关的具体信息时,有时还会完全忽略这一比率。
·因果关系基础比率被视为个别事件的信息,人们很容易将这一比率与其他具体事件的信息结合起来考虑问题。
思维定式在我们的文化中是个贬义词,但我把它当成一个中性词来用。系统1的基本特征之一就是它代表了范畴规范和原型范例。
我们并没有自己想的那样乐于助人
这项实验说明当某人知道其他人也听到了同样的求救信息时,就会感到自己肩上的责任变小了。
改变一个人对人性的看法很难,改变一个人对自身阴暗面的看法就更难了。
第17章 所有表现都会回归平均值
对良好表现的嘉奖比对错误的惩罚更有效。
我告诉这些教练,他们在黑板上看到的数据其实和飞行员的表现是一致的:糟糕的表现常常会有提高,而好的表现则会变得糟糕,这跟表扬与惩罚都没有关系。
第二次的表现与第一次并无因果联系
原始数据越极端,我们所期待的回归就越明显,因为极好的分数常常表明这一天的运气很不错。
有一点我们要记住,运动员第一跳和第二跳的表现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这只是一个数学问题,其中运气起了很大的作用。
回归现象的意义不亚于发现万有引力
两个值之间的“相关系数”指的是两个值共有因素的相对比重。这个值在零和1之间浮动。我们拥有父母各一半的基因,对于像身高这种受环境因素影响很小的特征来讲,父母和子女的相关系数在0.5左右。
只要两个数值之间的相关度不高,就会出现回归平均值的情况。
我们的思维常会对因果关系的解释带有很强的偏见,而且不善于处理统计数据。
回归平均值是科学研究中的常见问题,有经验的科学家都会小心提防这种毫无缘由的因果推论所形成的陷阱。
第18章 如何让直觉性预测更恰当有效?
偏离预测方向的直觉
直觉性预测对证据的实际预测结果几乎毫无感觉。一旦发现某种关联,例如朱莉很小时就能阅读,眼见即为事实原则就会发挥作用:你的联想记忆会快速自动地运用可利用信息编出最恰当的故事。
你应该将这种记忆大量激活的过程想象为以下几步:由信息和问题激发起联想记忆,然后自我反馈,最后选定最具连贯性的合理性方案。
对直觉性预测的偏见进行修正
按照以下4个简单步骤来做,我们就可以进行无偏见预测:
1.先估测出平均绩点的平均值。
2.根据你对证据的印象算出与之相匹配的平均绩点。
3.对你的证据和平均绩点的关联作出估计。
4.如果关联度是0.3,则从估算出的平均绩点的平均值中抽出30%,放到与之匹配的平均绩点里。
步骤1为你提供了基准线,步骤2是你的直觉性预测,这个预测将你的估计和证据进行了匹配。步骤3使你离开基准线靠向自己的直觉,在步骤4中,尽管你最终作出的预测还是受到了直觉的影响,但是这个影响力已经小很多了。
两位教授候选人,应该选择哪一位?
·在没有什么有价值的信息的情况下,你会坚守基准线。
·在大多数情况下,你会发现自己有理由怀疑自己的直觉判断和真理之间的关联其实并不完美,而你最终会给出介于两者之间的判断。
信息不足时,极端预测和预测罕见事情的愿意都源于系统1。
你的直觉会产生极端预测,而你也很容易对这种极端信心满满。
第三部分 过度自信与决策错误
第19章 “知道”的错觉
纳西姆·塔勒布在自己的著作《黑天鹅》中,引入了“叙事谬误”的概念,用来描述存有缺憾的往事是如何影响我们的世界观和我们对未来的预期的。
任何新近发生的有影响的事都可能成为一个存在因果关系的故事的核心情节。塔勒布指出,我们人类常会为过去的憾事编造牵强的解释,并信以为真,以此来蒙蔽自己。
好的故事为人们的行为和意图提供了简单且合乎逻辑的解释。你总是喜欢将行为看成是一般习性和个性特征的外在表现——你可以很轻松地找到这些结果的原因。
事实上,很多实实在在发生过的重要事件中包含着众多抉择,这些抉择会诱导你夸大技能的作用并低估运气对最终结局的影响。
事实上,我们对过去的了解比我们自认为能够了解的要少。
后见之明的社会成本
人类大脑的常规局限使它没有足够的能力重构过去的知识结构或信念。一旦接受了一种新的世界观(或对世界某一方面的看法发生了变化),你就会立即丧失很大一部分回忆能力,无法回想起自己观点改变之前的那些想法了。
如果一个事件果真发生了,人们就会夸大自己此前作出的预测的可能性;如果可能的事件并未发生,受试者就会错误地回忆说自己当初一直都认为此事发生的可能性不大。
后见之明的偏见对决策者的评估行为有着恶劣影响,它导致观察者不是根据判断过程的合理性来评估一个判断的好坏,而是以结果的好坏作为判断标准。
几次幸运的冒险便会给一个不顾后果的领导人罩上耀眼的光环:极富远见、英勇果敢。
真的存在能让企业基业长青的秘诀吗?
消费者亟须对决定企业成功与失败的因素有个明确的了解,他们需要一些信息帮助自己了解这些因素,哪怕这些信息有多虚假都无妨。
《光环效应》中表明,有两种类型的商业书籍很受欢迎,能够满足人们对虚幻确定性的需求。这两种类型包括:描写特别的个人和企业(常见的)成功与(偶尔)失败的历史;分析成功与比较成功企业之间的区别。他总结道,成功和失败的故事常会夸大领导风格和管理措施对公司业绩的影响,因此这些故事基本上都没什么用。
由于光环效应,我们将因果关系抛到脑后:我们很容易相信公司的失败是因为其执行总裁僵化死板,而真实情况是其执行总裁之所以显得死板是因为这家公司正每况愈下。错觉就是这样产生的。
企业成败的故事与读者实现了共鸣,这里的所需指的是关于成败的简单信息,其中明确表明了原因,忽略了运气的决定性力量和回归的不可避免性。
第20章 未来是不可预测的
士兵测评的有效性错觉
事实表明,我们根本就无法对参与测试的士兵的表现进行准确的预测。
如果有人声称自信满满,只能说明他在脑海里已经构建了一个连贯的情节,当然这个情节未必是真实的。
投资股票的技能错觉
《漫步华尔街》(A Random Walk DownWall Street)。麦基尔的核心理念是,一只股票的价格包含了关于公司价值和对股票前景的最佳预测的所有信息。
如果有人相信某只股票的价格明天会上涨,他们今天就会买进更多该股票。而这种大量买进该股票的行为也会反过来导致股价上涨。
平均来说,个体交易者卖掉的股份比他们买进的走势要好,而且赢利空间相当大:每年约有3.2个百分点,远远超过两种交易的执行成本。
总体来看,最积极的交易者往往会得到最糟糕的结果,而交易最少的投资者却赢得了最高的收益。
男性比女性更常按照自己无用的想法行事,而女性在投资中的收益比男性取得的收益更多。
可以预见,个人投资者都集中到那些吸引他们注意力的公司那儿去了,因为媒体在宣传那些公司。职业投资者往往会更有选择地接收消息。
从50多年的研究中得来的证据还是很具决定性的:对于大多数基金管理者来说,选择股票更像是掷骰子,而不像是玩扑克。任何一年中,往往每3只对冲基金中至少有两只的表现要比整个市场的整体表现差。
主观自信与专业文化为认知错觉提供了生存的土壤
产生错觉最有说服力的心理学原因当然是玩股票的人拥有的都是高水平的技能。
通过在障碍训练场上观察新兵,我发现交易者的主观自信是一种感觉,不是一种判断。我们对认知放松和联想一致性的理解将这种主观自信深深地植入了系统1。
有效性错觉和技能错觉是由一种强大的专业文化来支撑的。
专家预测的准确度比不上扔飞镖的猴子
我们理解过去所产生的错觉会使我们对自己预测未来的能力过于自信。
即使在自己最了解的领域中,专家的预测也比非专业人士好不到哪儿去。
那些了解更多的人比了解少的人作出的预测强不了多少。知识最丰富的人反而常常不大可靠,原因是学到更多知识的人对自己的技能产生了一种无限放大的错觉,进而变得不切实际、过于自信。
泰特罗克说,专家犯错误不是因为他们的思考内容,而是因为他们的思考方式。
刺猬“知道一件大事”,对这个世界有它们自己的一套理论,它们在一个清晰的框架下说明某些特殊事件,对不按自己的方式看待事情的人往往没有耐心,而且对自己的预测很有信心,它们尤其不愿承认错误。
相反,这些狐狸认识到,很多不同因素和作用力的相互作用导致了这一结果,这些因素中也包括纯运气因素,而这一结果往往会导致更大、更不可预知的结果。
短期内的走向是可以预测的,且人们的行为和成就能从以往的行为和成就中得到较为准确的预测。
你也不应该对专家们作出的长期预测抱有很高期望,尽管他们关于不远的将来可能会有有价值的见解。
示例——有效性错觉与技能错觉
“她能通过一个富有逻辑连贯性的情景来解释自己所知道的一切,这种连贯性让她感觉很好。”
“是什么让他觉得自己比市场更聪明呢?是技能错觉吗?”
第21章 直觉判断与公式运算,孰优孰劣?
专家预测比不上简单运算准确
预测未来价格的一项因素是它的本质价值,因为投资者买酒就像买艺术品一样,都希望它能够增值。
为什么专家预测不如简单运算准确?米尔猜测其中一个原因是这些专家试图变得聪明,总想跳出思维的框框,在预测时会考虑将不同特征进行复杂的结合。
专家判断不可取的另一个原因,是人们对复杂信息的最终判断很难达成一致。如果有人要求这些专家对同一信息进行两次评估,他们通常会给出不同的答案。
这项研究得出了一个惊人的结论:要提升预测的准确度,最终的结果应由公式给出,在低效的情况下尤其如此。
更新研究则更深入地指出:均衡考虑各项预测因素的公式更有优势,因为它们不受样本突变的影响。
让许多业内人士烦恼的运算法
对通过数理统计来作决定的厌恶情绪影响着人类,这种厌恶源于我们本身对自然事物的偏好以及对人工合成产物的否定。
欧洲葡萄酒协会对阿申菲尔特推测波尔多酒价格这一公式的反应表明,业内人士对揭秘专业知识有着强烈的抵触情绪。
“闭上眼睛”的直觉判断比主观判断更可取
如果真的想选择最合适的人选,那么你应该这样做:首先,选择一些这个岗位要求的先决条件(比如技能熟练程度、个性稳重程度、可靠性等)。不要列太多,6个左右即可。
下一步就是为每个条件都列出一些问题,并想好如何对其进行评估,分数为1~5分。你应该清楚什么情况“最弱”,什么情况“最强”。
第22章 什么时候可以相信专家的直觉?
很明显,克莱因更容易相信这些专业人员的直觉,而我则更容易对此心存质疑。
直觉就在眨眼之间
克莱因的观点是在他对火场指挥官(消防队的领导)的早期研究的基础上形成的。
事实上,指挥官只萌生了一个选项,且这个选项也正是他们所需要的。他们花了超过10年的时间进行真实和虚拟的演练,以识别出合适的选项作为首选,而在有真实需要时,他们就可以利用这个累积了多年的指令库。
专家型直觉的习得
情感学习可能很快,但学习我们所说的“专业技能”通常需要很长时间。
环境有规律可循,直觉才可相信
早些时候,我研究过人们自信的来源,认为以下两点与之相关:认知放松和一致性。如果我们能很轻松地想到自己想要的那个故事,且各个情节之间并无矛盾时,我们就会很有自信。
我和克莱因最终就一个重要的原则达成了共识:人们对直觉的自信心不能作为他们判断的有效性的可靠指标。换句话说,当有人告诉你你应该相信他们的判断时,不要相信他们,也不要相信自己。
如果主观自信不可信的话,我们该怎样评估直觉判断的有效性呢?
·一个可预测的、有足够规律可循的环境。
·一次通过长期训练学习这些规律的机会。
当满足以上两个条件时,就可以培养出直觉来了。
在毫无章法的环境下,运算法远远优于人工判断有两个原因:运算法比人工判断更可能观察到不怎么有效的线索,还可能通过利用这样的线索将正确性保持在适度水平上。
请记住这条规则:在环境缺乏牢靠的规律时,不要相信直觉。
像主观自信的那个例子一样,专家可能不知道他们专业技能的局限性。
直觉的对错评估
如果环境有足够的规律性,并且在判断时有机会掌握这些规律,联想机制就会识别这些情境并做出快速且准确的预测与决策。这些条件若得到满足,你就可以相信某个人的直觉。
这就是主观自信不能作为直觉准确性指标的原因:即使判断的是错误的问题,在作出这一判断时仍可能有高度的自信。
第23章 努力养成采纳外部意见的决策习惯
在和阿莫斯合作几年之后,我说服了以色列教育部的一些官员在高中开设有关判断与决策的课程。
这个令人尴尬的插曲成了我职业生涯中一段最具启发性的经历。我从中悟出了三点,第一点是显而易见的,我偶然得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预测方法。后来,这两种方法被我和阿莫斯称为内部意见和外部意见。第二点是我们最初的预测,即完成项目需要大约两年的时间,体现出一种规划谬误。我花了很长的时间才悟出第三点,我将这一点称为非理性坚持,一如我们那天做的荒唐事:没有终止那个项目。面对选择时,我们因为事业心而丢掉了理性。
比起外部意见,我们更偏向内部意见
任何计划失败的原因都有很多,尽管大多数原因人们可能无法预见,但一个大项目中“某件事”出差错的概率却是很高的。
如果你对一个事件的了解仅限于其所属类别,其他情况一概不知,此时作出的预测就是基准预测。正如前文所述,基准预测应该是进一步调整的锚定。
当“苍白无力的”统计学信息与某个人对案例的印象相冲突时,这些信息总会被舍弃。在与内部意见的竞争中,外部意见丝毫没有取胜的机会。
规划谬误:过于乐观的计划随处可见
我和阿莫斯创造了“规划谬误”这个新词来描述下列计划和预测:
·不切实际地接近理想状况(的计划和预测)。
·可通过参考类似案例的数据得到提高(的计划和预测)。
在这些例子中,避免规划谬误的最大责任落在了批准计划的决策者身上。如果这些决策者没有意识到外部意见的必要性,他们就会犯下规划谬误的错误。
减少决策错误的有效方法
看轻或是忽略分布信息的普遍趋势可能是预测产生错误的主要原因。因此,计划者应该尽力划分出预测问题的类别,这样才能充分利用所有能够获取的分布信息。
在预测时使用相似团队的分布信息被称为采纳“外部意见”,它是避免规划谬误的有效方法。
弗林夫伯格使用的预测方法与为克服对基础比率的忽视而采取的建议非常相似:
1.识别对应的参考类别(例如厨房改建和大型铁路项目等)。
2.获取参考类别的统计数据(每英里铁路的造价或是支出超过预算的百分比),利用这些数据作出基准预测。
3.如果有特别的原因说明这个项目多少会比同类项目的乐观偏差更为明显,则可使用此例的具体信息对基准预测进行调整。
在经济学标准的理性模式下,人们愿意冒险是因为胜算大——他们之所以现在能承受有代价的失败,是因为他们相信最终成功的概率很大。这是替代的一个观点。
在我们预测风险项目的结果时,高管们很容易会掉入规划谬误的陷阱。在规划谬误的支配下,他们根据脱离现实的乐观心态来做决策,而不是根据对利益得失以及概率的理性分析做决策。他们高估了利益,低估了损失。他们设想了成功的场景,却忽略了失败和误算的可能性。
由此看来,人们之所以经常(但不是总是)承担风险项目是因为他们对成功率过于乐观。
第24章 乐观主义是一柄双刃剑
乐观偏见也许是认知偏见中最重要的一种。如果你性情乐观,就应该既乐观又谨慎,因为乐观偏见可能有益,也可能带来风险。
乐观主义者过度自信的代价
乐观心态大多是遗传下来的,是人类普遍存在的一种性情,偏向于看到事物积极的一面。
当需要采取行动时,即使略带妄想,乐观主义也是件好事。
一般说来,个体经营的财务收益属于中等:同等条件下,人们通过向雇主出售自己的技能得到的平均回报要比经营自己的企业更高。这表明乐观主义是普遍、执拗且代价昂贵的。
我们发现,若公司总裁曾被授予荣誉,则该公司的股票表现就不会很好。与此同时,执行总裁的报酬会增加,他们也会花更多的时间参与公司事务以外的活动,比如写书以及列席董事会等,还极有可能参与盈余管理。”
竞争忽视:为何大片会扎堆上映?
竞争忽略的结果是产生了许多额外入口:众多竞争者进入市场,导致市场不能保证赢利,所以平均下来,其结果就是亏损。
事实上,一些创新型企业的失败标志着新的市场需要更有能力的竞争者。
是你太糟糕,而不是我太笨拙
“过度自信”是眼见即为事实的一种表现:在估测质量时,我们会依赖大脑呈现的信息并构建一个使估测合理的、具有逻辑的解释。一个人不可能采用自己没有想到的那些信息,也许是因为他从来就不知道这些信息吧。
我们从造成大萧条的金融危机中学到的是:总有一段时间,专家间和企业间的竞争会造成大家对风险和不确定性视而不见。
其他专业人士必须面对这样一个事实:一位实至名归的专家需要表现出很高的自信程度。
在危机中,极度的不确定会造成严重后果,而且在风险高的时候承认自己只是在猜测的做法特别不易被接受。所以,假装知道通常是首选的解决方式。
我还相信,不爱夸大自己重要性的人在反我遇到的成功的科学家都会夸大他或她正在进行的研究的重要性。我还相信,不爱夸大自己重要性的人在反复面对挫折和失败时会一蹶不振,这种情况也是大多数研究人员的结局。
“事前验尸”:部分克服乐观偏见的方法
过度自信是系统1特性的直接结果,可被驯服但不能被彻底改变。问题的主要障碍在于,主观自信是由人们构建的连贯的故事决定的,而不是由支持它的信息的质量和数量决定的。
在会议之前有一个简短的演说:“设想我们在一年后的今天已经实施了现有计划,但结果惨败。请用5~10分钟简短写下这次惨败的缘由。
如果某个团队中只有支持决策的人才有发言权,那么对怀疑的抑制就会造成这个团队的过度自信。事前验尸的主要优点是它引发了怀疑。另外,它还助长了支持决策的人去探寻他们先前没有考虑到但却可能存在的威胁。
第四部分 选择与风险
第25章 事关风险与财富的抉择
“经济理论的传播者(即经济学家)是理性且自私的,其倾向性没有发生变化。”
面对风险,我们不是理性的经济人
费希纳的研究是要找到将观察者思维中的主观量和物质世界中的客观量联系在一起的心理学规则。
伯努利的财富效用理论错在哪里?
费希纳规则表明对财富变化的心理反应和已积累的财富值成反比,进而得出结论:效用是关于财富的对数函数。
事实上,一个规避风险的决策制定者会选择一件低于预期值的确定事情,实际上就是拿出一笔额外费用以避免不确定的事情发生。
伯努利指出,财富的边际价值递减现象(在现代术语中)可以解释风险规避问题——人们一般愿意选择确定事件而非具有相同或稍高预期值的风险收益。
因为伯努利的模式没有考虑到参照点,因此期望效用理论并没有体现出对安东尼而言的好结果对贝蒂来说却是坏结果这一明显事实。他的模式能解释安东尼的风险规避,却不能解释贝蒂对风险收益的偏好。
示例——伯努利理论的错误
“两个人都愿意接受自己拿到的薪水,但他们对这份薪水的满意度不一样,因为他们的参照点是不同的。她目前的薪水更高。”
第26章 更人性化的前景理论
心理物理学理论的最新进展表明,如果想研究财富的主观价值,你应该问一些与财富直接相关的问题,而不是关于财富变化的问题。
面对财富,你会选择规避风险还是冒险一搏?
你想得到100美元而不想失去100美元,其原因并非因为这些钱使你的财富状态有了变化。你只是喜欢得到,不喜欢失去——几乎可以肯定地说,你对失去的厌恶程度远大于你对得到的喜欢程度。
在伯努利理论中,你只需要了解财富的状态就可以决定其效用,但在前景理论中,你还需要知道参考状态,因此前景理论比效用理论更复杂。
前景理论的核心内容有三个认知特征
- 评估与一个中性参照点相关,这个参照点有时也被视为“适应水平”。高于参照点的结果就是所得,低于参照点的结果就是损失。
- 一种降低敏感度的原则在感觉维度和财富变化评估活动中都是适用的。900美元和1000美元之间的主观差别也比100美元和200美元之间的差别小得多。
- 第三个原则是损失厌恶。当我们对盈亏进行直接比较或权衡时,亏似乎比盈影响更大。
最后,图中S形的两条曲线并不对称。在参照点处函数的斜率突然发生改变,即对亏损的反应比对同等数量盈余的反应要强烈得多。这就是所谓的损失厌恶。
损失厌恶:人们对亏损的反应比对盈余的反应大得多
我们从众多此类观察中得出结论,即“失去比得到给人的感受更强烈”,因此人们往往会规避损失。
拉宾的原理显示,从数学角度来看,任何拒绝低风险的有利赌局的人,都是为了获得更大的赌注从而坚决将风险规避推向一个荒谬的水平。
前景理论无法应对令人失望的事
在前景理论的描述中,对人类产生直接情绪影响的是得与失的情绪,而不是财富和普遍效用的长期前景。
相对于你的期望而言,“什么也得不到”无异于一种巨大的损失。前景理论无法应对这种情况。
简而言之,那就是前景理论无法应对令人失望的事。失望和对失望的预感都是真实的感觉,而人们不能承认这种感觉的情形正好印证了我在批判伯努利理论时提出的那些反例。
示例——前景理论
“他是损失厌恶的典型例子,因而连非常有利的机会也被他拒绝了。”
“她非常有钱,因而她对微不足道的所得反应那么强烈着实让人费解。”
第27章 禀赋效应与市场交易
这个图形展示了面对两种好处(收入和休假时间)时,不同的人表现出的“无差异曲线图”。
凸出的部分表明边际效用递减,即你的休假天数越多,就越不会在意自己是否还想多休息一天。
图中缺失的是对个人当前收入和休假天数的标示。
在讨价还价时,损失厌恶的作用也很容易理解:作出让步让人很痛心。
“无差异曲线”的标准模式没有预见到的选择的两个方面。第一,人们的偏好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们会随着参照点发生变化。第二,改变的不利之处比有利之处更突出,其有利之处包括对倾向于现状的偏见。
人们为什么不愿意割舍自己已拥有的东西?
前景理论表明,是愿意买还是愿意卖这瓶酒取决于参照点,即教授当时是否拥有这瓶酒。如果拥有这瓶酒,他就会考虑“放弃”这瓶酒时的痛苦;如果还没拥有这瓶酒,那他考虑的就是“得到”这瓶酒的乐趣。
日常交易中的双方都不存在损失厌恶。
其他商品,比如葡萄酒和橄榄球超级杯大赛的票,都是拿来“使用”的,或者说都是用于消费或享受的。你的闲暇时光和收入也都不是用来出售或交换的。
出售自己常用的商品会激活大脑中与厌恶和痛苦有关的区域,购买行为也会激活这些区域,但只有在(买方)认为价钱太高,即当你觉得卖方的要价超过了交换价值时才会这样。
结果只有约10%的受试者选择交换礼物,大多数得到钢笔的人仍然保留了钢笔,那些拿到巧克力的人也没有改变自己的选择。
像商人那样思考和交易
在前景理论中,贫困就意味着一个人的生活水平低于自己的参照点。有些商品是穷人买不起的,因此他们总是“处于损失中”。
与商人不同,穷人对获得和放弃之间的区别很在意。他们的问题在于,他们只能在不同的损失之间作出选择。花在某件商品上的钱对于本来可以购买的另外一件商品而言就是损失。对于穷人来说,花钱就意味着损失。
示例——禀赋效应
“他是个吝啬鬼,只要花钱就觉得赔了。”
第28章 公平性——经济交易的参照点
损失厌恶这一概念绝对是心理学对行为经济学最重要的贡献。
脑部影像显示,小脑扁桃核对观看者无法识别出来的有威胁性的图片有强烈的反应。
不好的印象和不好的模式比好的情况更容易形成,且不易消失。
目标就是参照点
损失厌恶系数指的是两种动机的相对强度:我们想要规避损失的动机要强于获得利益的动机。
对于职业高尔夫球员来说,小鸟球(即低于标准杆的一击)即是所得,而超过标准杆数的球则是种损失。
我们为什么不愿意改变现状?
损失厌恶会产生一种不对称,使得双方难以达成共识。你对我作出的让步是我的所得,但它们却是你的损失;损失使你产生的痛苦会比它们给我带来的快乐更多。因此,你对这种让步的价值会比我赋予它的价值高。
对越来越小的蛋糕进行商讨非常困难,因为即使损失,也要将其分配出去。人们在蛋糕越来越大时,显得更随和。
损失厌恶是一种强大而保守的力量,它偏爱机构或个人对当前生活的细小改变。这种保守主义做派使得我们在邻里间、婚姻中和工作中保持一个稳定的状态,是引力作用让我们的生命无限靠近参照点。
商人提价或降低员工工资的行为公平吗?
我们发现公平性的一条基本原则是:不可利用市场的力量将损失强加给他人。
如果该公司面临损失的危险,也可以将损失转嫁给别人。大多数调查对象认为,在收益下降时降低工资是不公平的。我们称这种原则是公司和与公司有关联的个人之间的典型双向权利。
顾客显然将低价位看成了参照点,而且由于多付了钱,他们会认为自己也遭受了损失。
如果遭受损失的人比没能赢利的人遭受更大的损失,他们也许应该得到更多的法律保护。
示例——损失问题
“这项改革肯定无法通过。那些必然受损的人会比那些必然获利的人更加强烈地反对这种做法。”
“如果他们觉得利益的蛋糕的确在变大,就会发现再次商议更容易。因为他们不是在分配损失,而是在分配所得。”
第29章 对结果可能性的权衡
权衡有时是有意识的,有时是经过深思熟虑的。然而,大多情况下,这些总体评估都是由系统1作出的。
可能性效应与确定性效应
“结构性和解”这个大产业是以不菲的价格来提供保障的,他们充分利用了确定性效应。
虽然“一切都会没事的”这样的希望很渺茫,但人们却总是将这种希望无限放大。过于看重很小的概率,使得风险和保险政策更具诱惑力。
结论很明显:与预期原理相反,人们对结果的重视程度和对结果可能性的重视程度不同。可能性效应会重视不大可能的结果,而几乎肯定的结果相对于确定的结果来说,受到的重视程度要小。
著名经济学家也难逃阿莱斯悖论的陷阱
确定性效应起了作用。在问题B中,100%的概率和98%的概率之间虽然就差两个百分点,但相比于问题A中63%和61%之间相差的两个百分点来说,这个差距的影响则要大得多。
决策权重的大小取决于人们的担忧程度
当不大可能出现的事情成为关注的焦点时,我们对它的重视程度就要超过其本身出现的概率应该引起的关注度。此外,人们对于可能性较小的各种风险几乎完全是迟钝的。
当你关注某种威胁时,你就会担忧,而且决策权重会反映出你的担忧程度。根据可能性效应,这种担忧和威胁出现的可能性并不相符。仅仅减少或降低风险还不够;若想消除这种忧虑,必须将其出现的可能性降低为零。
四重模式:可能性与决策权重的关系模型
·左上角一栏是伯努利曾讨论过的:当人们觉得未来获得一大笔收益的概率很大时,会选择风险规避。
·左下角一栏的可能性效应解释了为什么人们都愿意买彩票。
·右下角一栏说明了什么时候应该买保险。人们愿意支付比期待价值更高的价格去买保险,保险公司就是这样支付成本、获得利益的。
人类的很多不幸处境都在右上角那栏中得到了体现,也就是说人们在面临的抉择比较糟糕时会孤注一掷,尽管希望渺茫。
可能性效应影响下的风险决策
从长远来看,期望值的系统偏差的代价还是很高的——这个原则适用于风险规避和冒险之举。一贯看重不大可能会出现的结果——这也是直觉性决策制定的一个特征——最终会导致不好的结果出现。
示例——四重模式
“只要有可能不赚不赔,损失就不会减少。这就是损失中的冒险。”
第30章 被过分关注的罕见事件
买彩票之后会有一种愉快的幻想,就像躲避巴士之后恐惧会减轻一样。这两个例子的实际发生概率其实都非常小,人们更在意的是可能性。
你认为一支三流球队获得NBA总冠军的可能性有多大?
假设某个球迷被要求去估计芝加哥公牛队赢得联赛的概率。此时焦点事件已经确定,但其他情况——其他7支球队中的某支球队赢得比赛——往往会被忽略。
画面感越强,决策权重越大
我认为,这种说法体现了结果的丰富性和生动性,无论结果是否会激发情感,它都会降低概率在评估不确定的前景时本应起到的作用。
当你脑海中闪现关于某个事件生动的画面时,这个事件不发生的可能性所带来的影响同样也很生动,因此就会被过度权衡。
对风险的表述方式不同,所做决策可能截然相反
顺畅性、生动性以及想象的轻松程度等因素会影响决策权重,这个观点已得到许多其他观察实验的支持。
正如分母忽视原则预测的那样,与抽象术语相比,例如“风险”或是“概率”(多大可能),用相对频率(有多少)来描述会使小概率事件得到更大的权重。
罕见事件又为何会被人忽视?
根据前景理论可知,通过描述性文字作选择会产生可能性效应——低概率结果的可能性被过高权衡。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凭经验作选择不会出现过高权衡的情况,而较低权衡的情况却较为普遍。
由于记忆存在证实偏差,罕见事件的概率会(经常但不总是)被高估。当想起某个事件时,你会尽可能地将其视为真实的。当某个罕见事件特别吸引你的注意力时,这个事件就会被过高权衡。
就罕见事件而言,我们的大脑并不能总是作出正确判断。碰上一些任何人都未曾经历过的事情,这可不是什么好消息。
示例——罕见事件
“这是我们都熟悉的灾难循环,即先是言过其实,之后作出过高权衡,最后忽视此事件。”
第31章 能带来长远收益的风险政策
宽框架还是窄框架?
决策(1)和决策(2)有两种解释方式:
·窄框架:分别思考两个简单的决策问题。
·宽框架:一个有4个选项的综合决策问题。
我们有限的大脑很难达到逻辑一致性的理想状态,因为我们易受眼见即为事实原则的影响,不愿动脑筋。另外,即使有人告诉我们应该综合考虑问题,我们自己还是倾向于在问题刚出现的时候立刻做出决策。
聪明的投资者不会每天都看股票行情表
如果你不知道每只股票每天(每周甚至每月)的情况,也就不会对你的证券投资组合进行无效的变动。在几个周期内都不改变某个投资的承诺(“锁定”投资的相同说法)可以改善财务状况。
风险政策可以抵消风险厌恶的偏见
风险政策是一种宽框架。
风险政策在一组类似的选项中嵌入了一个特别有风险的选项,也利用了宽框架。
能够同时消除过度乐观以及过度规避风险的机构应该采取这种做法,将外部意见与风险政策结合来考虑应该可以实现其目的。
示例——风险政策
“告诉她应该像商人那样思考!有赚,当然也有赔。”
第32章 心理账户是如何影响我们的选择的?
钱是衡量一个人自身利益与自我成就感的标尺。
你会卖掉赢利的股票还是亏损的股票?
对于人类来说,心理账户是窄框架的一种形式;他们通过有限的大脑使所有事情都得到掌控,易于管理。
处置效应是窄框架的一个例子。投资者为她买的每一只股票都开设了账户,并想在关闭每一个账户时都能获利。理性的代理人会对证券投资组合有一个整体的看法,会售出最无可能在未来赢利的股票,而不是去考虑它是赢利股还是亏损股。
理性的决策者只会对当前投资的未来结果感兴趣,经济人不会去考虑纠正先前的错误。当有更好的投资项目时,对亏损账户进行额外投资的决策被称为“沉没成本悖论”,这是一个代价高昂的错误决策。
董事会成员不见得认为新的执行总裁比原先的更有能力,但他们知道新的总裁不会有与原总裁一样的心理账户,在评估当前机会的选择时,他也就更容易忽视过去投资的沉没成本。
沉没成本悖论导致人们在不被看好的事情上浪费了太多时间,例如不幸福的婚姻、没有希望的研究项目等。
哪种选择会让你更后悔?
后悔是一种情绪,也是一种自我惩罚。人们做出的许多决策都是因为不想后悔(“不要这样做,否则你会后悔的”是个非常常见的警告),现实生活中我们也有很多后悔的事。
决策制定者容易感到后悔,而痛苦的情绪则对很多的决策制定都有影响。
这个小事例说明了一个大道理:人们对由于不采取行动而导致的结果,会比因行动而产生的结果有更为强烈的情绪反应(包括后悔)。
因为害怕将来后悔而作出不理性的选择
事实上,相较于想要保障孩子安全的愿望,这种抗拒可能更多的是出于害怕自己会后悔。任何在考虑后接受了这种交易的家长都会假设,想到杀虫剂带来危害时他们后悔和羞愧的画面。
你还可以采取一些预防措施,以防止将来后悔。也许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做到对可能会后悔的事心中有数。如果你能够在情况变糟糕时,先仔细考虑自己是否会后悔再作决定,那么你将来的遗憾也就可能会更少一些。
示例——心理账户
“他一直保留着那只股票,只是因为不想在关闭心理账户时处于损失状态。
第33章 评估结果的逆转
系统1的替代和强度匹配机制将用金钱来表达对某件事的情感反应强度,使得金钱价值有了很大的不同。
抢劫案中单一评估和联合评估的不一致属于判断和抉择中的逆转。
开启经济学与心理学的跨界交流
理性的经济人当然不易受偏好逆转的影响,因而偏好逆转现象被看成是对理性因素模式以及建立在理性因素模式之上的标准经济理论的一种挑战。
联合评估引发偏好逆转
你不应该形成单一评价和综合评价总是不一致的印象,也不应该认为判断完全是混乱的。
同类案件判罚的力度为何不一样?
我们可以看到,理性通常会受到更广泛、更综合的框架的限制,而且联合评估显然比单一评估更广泛。
示例——逆转
“当你单独看某件事时,你很容易受系统1的情感反应的支配。”
第34章 善用框架效应,让生活更美好
逻辑上相同的陈述引发了不同的反应,这一事实使得人们无法像经济人那样可靠且有理性。
情感的框架效应很难抵挡
损失能比成本引起更强烈的负面感觉。选择不是基于现实的,因为系统1就不是基于现实的。
同样的确定结果可以被构架成两种不同的方式:即得到20英镑或损失30英镑。
在获得的框架下,他们更愿意选择确定的事;在损失框架下,他们更愿意选择赌一把。
用框架性政策助推人们作出更好的选择
作出原始选择的直觉来自系统1,而且并没有比偏爱获得20英镑而规避损失30英镑存在更多的道德偏见
在《每加仑汽油所跑英里数的错觉》的发表和实施部分正确改革的5年内,也许是将心理科学应用于公共政策的重要时期。
对此,对理性持怀疑态度的人不会感到惊讶。他们对无关紧要的因素会成为偏向的决定因素比较敏感,我希望读到本书的人能有这种敏感。
示例——框架和现实
“如果他们能对自己会得到多少钱而不是会损失多少钱有个框架的话,就会对将要发生的事有心理准备。”
第五部分 两个自我
第35章 体验效用与决策效用的不一致
人们希望理性的经济行为人知道人们对现在和未来的看法,还希望他们作出将大众利益最大化的正确决定。
如何测量体验效用?
经验自我无法表达自己的感受,记忆自我有时又是错的,但记忆自我可以记录体验,并掌控我们从生活中学到的东西,而决策也正是由这个自我做出的。我们从过去的经验中学到的就是储存记忆,这么做未必是为了未来的体验。这就是记忆自我的专制性。
记忆自我夸大了痛苦体验
相比之下,记忆自我保存的记忆是对代表性的时刻的感受,受到高峰和结束时刻的强烈影响。
记忆没那么可靠
我们对痛苦和快乐体验的持续时间有着强烈的偏向。我们希望痛苦的时间缩短,而愉快的时间能够延长。然而,我们的记忆(系统1的作用)已变成痛苦和快乐的最强烈感受(高峰时)以及感受结束时的自身感觉。忽视过程的记忆不会为我们的偏向带来长期的愉快和短暂的痛苦。
示例——体验效用
“你完全是从记忆自我的角度思考你失败的婚姻的。离婚就像是以刺耳的音符结束的交响乐。事实上,它虽然结束时很糟糕,但这并不意味着整首交响乐都那么糟。”
第36章 人生如戏
比起整个人生,我们更在意人生的结局
故事所关注的应该是其中有意义的事件和值得珍藏的时刻,而不是时间的流逝。过程忽视常出现在故事中,故事的结局也总能将故事的角色定型。
在评估整个生命以及一些有趣的事时,高潮与结尾很重要,过程通常会被忽略。
关于上一次旅行,你还能记起多少?
度假村提供了恢复元气的休闲方式;旅游业则帮助人们构建故事、收集记忆。许多旅行者会近乎疯狂地拍照,这说明储存记忆是人们旅游的重要目的,这个目的会影响我们旅游的计划和体验。
大多数人对于他们经验自我遭受的痛苦都是漠然的。许多人说他们毫不在乎。
示例——谈到人生如戏
“他一生正直磊落,但生命的最后一段却不得人心,为此,他要竭力维护自己的一生。”
“她是老年痴呆症患者。没有了人生故事,但是她的经验自我对于美与高贵依然敏感。”
第37章 你有多幸福?
心流是艺术家在创作时、人们在被电影和书籍或是填字游戏深深吸引住时的一种状态。人们处于这些情境时,往往不愿被打扰。
测量经验自我的幸福感
人在任何时刻的心情都由他的性情和整体的幸福感决定,但情绪上的幸福也会在一天或一周之内出现巨大的波动。人在某个时刻的心情主要取决于当时的情境。
注意力是关键。我们的情绪状态绝大部分取决于我们关注的事情,我们通常都会关注正在进行的活动以及直接环境。
对时间的利用是生活的一部分,是人们可以掌控的。少数人可以用意志使自己更为开朗、乐观,但是许多人可能会安排他们的生活,使自己少花些时间交谈,多花些时间做喜欢的事、见喜欢的人。
幸福的方法
若某个人接受过更高的教育,那他对自己生活的评估也会更高,但这并不意味他的经验自我更幸福。
钱可以买到快乐吗?结论是贫穷使人悲惨,富有可能会提升某个人的生活满意度,但总体来说来却不能提高经验自我的幸福感。
更高的收入会削弱人们享受生活中小乐趣的能力。
收入对经验自我的幸福感的影响和对生活满意度的影响有着明显的区别。
示例——幸福感
“增加幸福感的最简单方法是分配好你的时间。你能抽出更多时间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吗?”
“如果你的收入超过了满意水平,你能够拥有更多使人愉快的经历,但你将会丧失一些享受小乐趣的能力。”
第38章 思考生活
生活满意度: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
能完全处于享受幸福婚姻状态的新婚夫妇最终也会回归到现实中,他们体验到的幸福感也会像其他人一样,再次依赖于当前自己身处的环境和参与的事情。
人们在18岁时对钱看重的程度同样也预示着他们在成年以后对自己收入的满意程度。
年轻人的目标会影响他们将要经历的事、他们的未来,以及对生活的满意程度。
我们必须接受幸福是各个方面的综合体的观点,必须把记忆自我和经验自我的感受都考虑在内。
被放大了的幸福错觉
聚焦错觉的本质是眼见即为事实,就上面例子来看,即是对气候给予过多的权重,却忽略了其他影响幸福的因素。
如果你喜欢自己的车,你就有可能夸大从其中得到的快乐,这会使你在想到当前这辆车的优点或是考虑是否要买辆新车时出现错觉。
聚焦错觉能使人们对自己当前的幸福状态、他人的幸福感以及自己未来的幸福感判断错误。
从这个意义上来看,生活的长期状况(包括半身瘫痪和婚姻)只在部分时间会对人们的状态产生影响,即当人们关注于这些状况的时候。
聚焦错觉会产生一种偏见,这种偏见会导致人们更加看好本身就能令人兴奋的事物或经历,即使这些事物或经历最终也会失去吸引力。
千万不要忽略时间的作用
人们在聚焦错觉中犯的错误包括关注选定的时刻,忽略其他片段发生的事。大脑善于处理故事,但却似乎不能很好地处理时间。
示例——生活的思考
“她认为买一辆豪车会使自己更为快乐,但这其实是个情感预测错误。”
结语
两个自我
客观的旁观者在为别人作选择时,肯定会选择受创期短的那一个,会更加考虑别人经验自我的感受。但人们为自己作的选择,有一半都可被认为是错误的。
比起细水长流的幸福来说,人们更偏好享受短暂却强烈的快乐。这种偏见是由结合了峰终定律的过程忽视造成的。
记忆自我对过程的忽略、对峰终和结局的重要性的夸大,以及对后见之明的怀疑共同作用,歪曲地反映着我们真实的体验。
相反,对过程加权的幸福观使我们将生活中的所有时刻都看做是相似的,其将生命中所有时刻都分为值得纪念或不值得纪念两种。
经济人和人类
但在日常用语中,一个理性的人肯定是通情达理的。
判断某个人是否理性的唯一标准并非是看这个人的信念或是偏好是否合理,而是看它们是否一致。
尽管人类不是非理性的,人类仍然时常需要帮助才能作出更准确的判断和更好的决策。有时,相应的政策和机构就能够提供这种帮助。
理性的人应该是自由的,他们应该为自己的选择负责。
公司通过提供更好的产品来提高竞争力要比公司独自赢利更为可取。因此,通过提供好产品来提高竞争力的公司更受到人们的青睐,也就是说更受青睐的公司往往是提供的信息不明确的公司。
两个系统
我们对自己的看法就是对系统2的看法。系统2会进行判断和选择,但它会认可系统1形成的观点和感觉,或将这些观点和感觉合理化。
记忆能记录我们一生中习得的技能,因而也会自主产生解决方法来应对不断出现的挑战(比如绕过路上的一块大石头走,避免让顾客挑出错误)。这些都是系统1来完成的,也就是说这些是快速且自主发生的。有技能的行为是能快速有效地处理大量信息的能力。
避免系统1出错的方法从原则上讲是很简单的:认识到你正处于的认知领域,放缓并要求系统2来加以强化。
决策产生的相关阶段包括解决框架问题、收集引导决策的相关信息、反馈以及检查。想要提高其决策质量的机构应该经常在每一个阶段里搜寻可提高效率的环节。
附录A 不确定性下的判断:启发法和偏见
人们依赖于数量有限的启发式原则,而这些原则能将测量概率以及预测价值的任务简化,使其成为更为简单的判断过程。总的来说,这些启发法相当有用,但有时也会导致严重的、系统性的错误。
代表性
对结果的先验概率(prior probability)不敏感。对代表性没有任何影响而对概率有重要影响的其中一个因素是结果的先验概率,或基础比率。
对样本大小的不敏感。在某个指定大小的样本中,评估获得某个特定结果的概率时,人们总会应用代表性启发法。
误解机会。人们期望由随机过程产生的事件序列能够代表这个过程的基本特征,即使这个序列很短。
对可预测性的不敏感。有时,人们需要作一些数值上的预测,例如,预测某只股票的走势、某种商品的需求量或是某场球赛的最后比分。
效度错觉。前面已经介绍过,人们常会挑选输入信息(例如对某个人的描述)中最具代表性的特点(例如职业)来进行预测。
误解回归性。假设让一群儿童做两套等效的能力测试题。如果你挑选出了在其中一套能力测试题中表现最好的10个人,那么他们在另一套测试中的表现通常会让你失望。
因此,行为最有可能在惩罚之后得到改进,在奖赏之后变得更坏,这其实就是一种回归现象。
可得性
有时候,人们会通过能想到例子或事件的容易程度来评估这类事的频率或概率。
因例子的可提取性导致的偏见。当用某个类别的例子的可得性来判断该类别的大小时,例子很容易提取的类别会比频率相同但例子较难想到的类别显得更大。
因搜索集合的有效性导致的偏见。
不同的任务会引发不同的搜索集合。联想起提到抽象概念(爱情故事中的爱情)的情境似乎要比联想起提到具体词(例如门)的情境更为容易。
想象力的偏见。有时,你需要评估某类事件发生的频率,这类事件的实例没有储存在你的大脑中,但你可以通过一定的规则构建一些实例。
相关性错觉。受试者明显高估了自然的联想物同时发生的频率,例如疑心病和奇怪的眼睛的频率。这种效应被称为相关性错觉(illusory correlation)。
我们更能又好又快地回忆起发生频率高的例子,更容易想到可能发生的事,而不是发生概率不高的事。当事件频繁地同时发生时,这两个事件之间的关联性会得以增强。
判断与锚定
在许多情况下,人们都会通过初始值来确定最后的答案。初始值或起始点,可能是从问题形成之时得到的提示,也可能是在稍微计算之后得到的结果。
不同的起始点会产生不同的估测,都会偏向于初始值。我们将这个现象称为锚定。
不充分的判断。锚定不只是在受试者被给予相关起始点的情况下发生,当受试者依赖于未完成的计算结果进行估测时,这种情形也会发生。
评估连续事件与非连续事件的偏差。人们易于高估连续事件的概率,低估非连续事件的概率。这样的偏见是由锚定效应引起的。基本事件的概率(即任意某个阶段的成功)提供了估测连续事件以及非连续事件概率的自然起始点。
评估主观概率分布时的锚定。在决策分析中,专家时常需要以概率分布的形式来表示他们对某个数值(例如某一天的道琼斯指数)的信念。
讨论
在现实中,主观概率会决定我们对赌注的偏好,但我们并不是从这些偏好中推断出主观概率的,就如同理性决策中不证自明的理论一样。
结语
本文描述了在不确定的情况下进行判断的三种启发式:(1)代表性。人们通常在需要判断物体A是否属于类别B或是事件A是否属于过程B时,就会使用代表性;(2)事件的可得性。当人们需要估测某类事件发生的频率或是某个特定进展的合理性时,就会使用可得性。(3)通过锚定进行调整。当相关数值可得时,许多预测都会用到锚定。
附录B 选择、价值以及框架
规范性分析涉及理性的本质和决策制定中的逻辑。而描述性分析涉及的却是人们真实的观念和偏好,而不是人们应有的观念和偏好。规范性和描述性考虑问题间的对峙就是判断和决策研究的主要内容。
风险性选择
大体来看,选择确定的事而不是赌一把(所得结果更多或同等)被称为风险规避;不选择确定的事,而愿意赌一把(可能性更小或相等)被称为风险追求。
损失厌恶解释了为什么人们不愿在抛硬币的游戏中选择有同等概率的赌注:可能的收益的吸引力并不足以抵消可能的损失带来的厌恶。
所有关于理性决策的分析都包含了两条原则:主导性和不变性。主导性要求如果前景A在各方面和前景B都一样好,但至少A在一方面强于B,那A就应比B更受青睐。不变性要求在众多前景中的偏向不应依从于描述的方式。特别是,如果两种表达方式不同的问题同时出现,能被界定为实质是相同的,那么这两种表达方式不在同一时间出现时,人们也应该对它们持有同样的偏向。
结果的框架
我们只设想了保证不变性的两种方式。第一种就是采取可将任何问题、实质等同的表达方式转化成完全一样的常规表述。我在给经济系的学生上课时,常会将这点作为最基本的原理告诫他们,他们应该在思考每一个决策问题时,从总值的角度考虑,而非仅从收益和损失上考虑。
另一种可以保证不变性的方法是通过保险精算的结果来评估某项选择,而非通过心理学的结果来评估。
概率的心理物理学
我们将这种现象称为虚假确定性效应,因为实际上不确定的事件在被权衡时会被看成是确定的
公式化效应
公共卫生问题就体现了公式化效应,若把“生命拯救”的说法换为“生命丧失”,其偏向会从风险规避转变为风险追求。
交易与贸易
大多数消费者认为相对于买一辆汽车或一幢房子而言,买车载音响或波斯地毯较为容易。当然,这些现象和消费者行为的标准理论背道而驰,消费者行为理论对不变性作出假设,并且意识不到心理账户的影响。
之前列出的问题,比如公共卫生问题的两种说法只是形式不同,而计算器和电影票问题的两种说法则是本质上的不同。尤其是在购买15美元的商品时,节省5美元很具吸引力;而在较大花销的商品上可以节省5美元时,吸引力就没有这么大了
损失和成本
替代选项的有利点会被评估成收益,而其不利点会被评估为损失。因为损失比收益的影响更大,决策制定者会偏向于维持当前现状。
当放弃资产的痛苦大于获得收益时的愉悦时,购买价格会远低于出售价格。也就是说,人们为了获得某物而付出的最高价钱,会低于使他们放弃已有资产的最低补偿价。
结语
效用和价值的概念一般会被用在两个完全不同的意义中:(1)体验价值:高兴或悲伤的程度、对结果真实体验的满足感或痛苦;(2)决策价值:预期结果对某个选项中总的吸引力或厌恶的影响。